财新传媒
2009年06月22日 14:30

【哈佛笔记26】如何寻找幸福之路

哈佛女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做你热爱的工作吧。如果你一半以上清醒的时间都在做你不热爱的工作,就很难有幸福可言。”

哈佛本科生毕业典礼不是一天的活动,而是历时三天的毕业典礼周。今年的毕业典礼,从6月3日持续到5日,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

6月3日的主题是校长在学生毕业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地点是能容纳一千多人的纪念教堂。这一习俗始于1642年的哈佛第一届毕业生,目的是在学生正式毕业之前有机会与校长在宽松的氛围中随意...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26

【哈佛笔记38】曼昆总结经济学原理

最后三次课,曼昆分别总结财政与货币政策,并请来一位“神秘来客”

曼昆所开设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课程即将结束,他首先祝贺学生们完成了一学年的课程(秋季是微观部分,春季是宏观部分),然后他邀请所有的研究生助教站到讲台上,感谢他们一年的辛勤劳动。

如此致谢事出有因。这门课是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基础经济学课程,选修者近千人,但一般来说,曼昆本人只在学期开始上两三堂介绍性的课,在学期结尾...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20

【哈佛笔记24】最后一课

萨默斯告诉学生应该从他的课堂中带走五样东西

5月1日是这门全球化课程的最后一堂课,Pritchett教授和萨默斯陈述各自对这门面向所有大学本科生的非主流经济学课程的期望值。

Pritchett说,这是他和萨默斯第一次合作教一门完全崭新的课程,他希望学生从中获得一个独特的学习经历,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有更强的责任感,并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成为有效推动进步的力量。

萨默斯总结说,“我希望你们从这门课中带走五样东西,虽然这些...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17

【哈佛笔记23】Pritchett画龙 萨默斯点睛

两名教授之间的呼应或交锋,是这门课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这门课中大约一半的课由Pritchett 教授主讲,但萨默斯几乎每次都来听课,坐在观众席第一排,时常提问,或答疑,或谈心得体会,或阐述观点,或表示强调。而萨默斯讲课时,Pritchett 教授也是忠实听众。两名教授之间的呼应或交锋,是这门课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4月24日,Pritchett 教授讲解与全球性公共产品——卫生保健有关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挑战。他认为,随着科技和经济...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15

【哈佛笔记22】对话鲁宾

萨默斯与鲁宾在课堂上“唇枪舌战”,两任财长的话题从中国的汇率延伸到美国的民主政体

4月17日,前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来到萨默斯任教的课堂,就国际问题进行座谈。

萨默斯向学生这样介绍原来的顶头上司——现任花旗银行董事会主席的鲁宾曾在高盛工作26年,1993年成为克林顿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任主任,1995年1月成为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鲁宾卸任时,克林顿总统称他为汉弥尔顿(Alexander Hamilt...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12

【哈佛笔记21】“华盛顿共识”是否万能?

萨默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反思经济发展战略的复杂性

在4月1日讲完墨西哥1994-1995年金融危机后,萨默斯去墨西哥度过了一个周末,见了一些商界和政界的领导。他们对墨西哥度过这场危机之后的发展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非常乐观。他们认为,危机过后墨西哥重新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而且,30年的国债债券利息仅7%,这说明投资者对政府有信心。再加上政治安定,他们预计墨西哥会保持年经济增长5%以上。

另外一些人则持悲观看法。他...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09

【哈佛笔记21】挽救墨西哥

萨默斯讲述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决策内幕

4月1日的课堂上,萨默斯变成了一个绘声绘色的说书人。这个满腹经纶的教授,能把国会议员的语声语调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一天的主题是,美国政府在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的决策过程。萨默斯当时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直接负责处理这一危机。这段往事在他的讲述下栩栩如生。他说,“虽然我是分阶段讲述这一危机的,但实际上故事是连贯的,一环扣一环。”

他首先解释危机发生的...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05

【哈佛笔记19】经济学模型的灵活运用

弗兰克尔讲解国际金融的经济学模型,在他看来,同一个模型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运用

今年春季,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Frankel)教授在哈佛政府学院主讲有关国际金融政策的经济学。

身为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的弗兰克尔,是再版十次的教科书《国际贸易与支付》的三位作者之一。他于1996-1999年间任职于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同时长期参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种咨询...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4:00

【哈佛笔记18】假如你是香港金管局总裁

萨默斯授课的精彩之处在于提问和即兴举例;他以香港等地为例说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90分钟的课时,对萨默斯来说实在是太大的局限。3月18日,他准备了27页的PPT,但只来得及放映包括标题在内的九页。当然,这27页的主要思想已在他放映前面三五页时全部表达出来了。

萨默斯讲课时思维连贯、出口成章,并不需要PPT的提示,PPT对他来说只在于用图表显示数据,说明问题。他上课的精彩在于提问——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1:08

公共财政领域里的前沿性研究(上)

马丁•费尔德斯坦教授负责的“公共财政”课程的最后四堂课,由这一领域的新秀哈吉•柴提(Raj Chetty)主讲。

柴提于2003年从哈佛获经济学博士,然后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任教。由于他在公共财政领域里的杰出贡献,今年春天其被哈佛大学经济系晋升终身教授,年仅29岁。

他的年龄和资历意味着,他对公共财政领域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和文献了如指掌。他自己就是开拓知识前沿(knowledge frontier)的领军人之一。他对美国主要经济学期刊里...

阅读全文>>
2009年06月22日 10:08

【哈佛笔记17】保护知识产权对谁有利?

3月6日,萨默斯继续以“贸易一体化中的一些问题”为题讲解自由贸易的复杂性。这天的讲述重点是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萨默斯解释什么是倾销和为什么要反倾销。倾销就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卖产品。一般来说,价格越低对消费者好处就越多,也即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就越多。但倾销对市场的副作用更大,因为倾销阻碍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通过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倾销商有可能挤垮对手,...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5:10

【哈佛笔记16】区域自由贸易协议是否促进全球贸易?

3月4日,萨默斯以“贸易一体化中的一些问题”为题讲解自由贸易的复杂性。

贸易一体化涉及一系列问题,包括劳工环境保护标准、文化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萨默斯着重讲解了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regional free trade agreements)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的数目,从1994年起翻了6倍。

在以前的课中,Lant Pritchett教授已经根据广为接受的标准贸易理论,讲解了贸易交换为什么产生价值,贸易是科技进步以外的另一种...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54

【哈佛笔记15】国际章程与国家意志孰重?

2月26日当天的全球化课程,由Lant Pritchett教授主讲,但萨默斯也来了,坐在观众席第一排右侧。

这节课的题目是“国际准则和规定意味着你不能总得到你想要的东西。”Pritchett首先解释,经济学家并不轻视不可用金钱衡量的东西,例如,员工由于自由贸易工作移向海外,而经历再次找工作、搬家的麻烦和精神紧张。这些不可用金钱衡量的东西,在理论上都被经济学家折合成价格——通过询问当事人“给你多少钱你才不介意再次找工作,再次...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53

【哈佛笔记14】布雷顿体系的诞生和嬗变

【哈佛笔记14】布雷顿体系的诞生和嬗变

在2月7日的课上,萨默斯向哈佛本科生讲解二战后布雷顿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他面带微笑,深入浅出地阐述经理理论,对国际组织如数家珍。

首先,他解释金本位(gold standard)的优缺点。优点是,在这一体系里的国家政府不得随意通过通货膨胀来解决国内财政问题,以此维系货币稳定;缺点则在于,当这个体系中的国家由于某种原因,整体需求面临挑战时,它的中央银行不能通过降低利率或提高货币供给而刺激需求,也即其货...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27

【哈佛笔记13】萨默斯重返哈佛讲堂

【哈佛笔记13】萨默斯重返哈佛讲堂

2008年春季,萨默斯重返哈佛讲堂。

他并没有讲经济学的主流课程,而是选择开一门新的关于全球化的课程。1月31日,星期四,他西装革履走进Emerson Hall 的最大的教室,开始PPT教学。但他不熟悉PPT的操作,于是叫一名技术人员帮忙。他自语道:“上一次我讲课用的还是黑板和粉笔。”

是啊,上一次他在哈佛上课至少是17年以前。在这期间,他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和部长,以及哈佛大学校长。这样的经历...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25

【哈佛笔记12】曼昆的“最后甜点”

2007年12月12日、14日、17日,曼昆教授一口气连上了他本学期第四到六节课,结束了上半学年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微观经济学,春季开学后再继续宏观经济学部分。

有些学校的教授是先讲宏观再讲微观,理由是宏观经济学更贴近于我们接触到的新闻报道,大概会比较吸引学生。但曼昆不这么做,正如他在最后一节课中所说,他想“把甜点留到最后”。当然,这学期的课程也已经相当精彩了。

最后三节课的主题分别是:市场成功与市场失灵、收...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23

【哈佛笔记11】感受数据

国际贸易与投资课程伊始,在讲授形形色色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之前,助理教授博尔·安特拉斯(Pol Antras)为了让学生们有“数据感觉”,先给出了国际贸易的大致轮廓。

安特拉斯介绍,历史上曾先后发生两次全球化浪潮——“全球化”被定义为全球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的不断融合,或被视为国际间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的过程。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发生在1870年至1914年间,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二战”之后。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大萧条时期,...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22

【哈佛笔记10】选材之道

今年32岁的西班牙籍助理教授博尔·安特拉斯(Pol Antras),是哈佛大学中极少数经严格评选程序在校内直接受聘的终身教员之一,并且是经济系最年轻的教员之一。也是在他这个年纪,还有少数30岁上下就在哈佛开始了终身教职生涯的卓越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杰弗里·萨克斯(Jeffery Sachs)和格里高利·曼昆(Gregory Mankiw)。

大致上,哈佛经济系中的终身教员外来的与聘自校内的比例为2:1;而在其他院系这一比...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21

【哈佛笔记9】中国撼动世界?

詹姆斯·金奇(James Kynge)为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部1998年至2005年间的负责人,他于今年10月30日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就其著作《中国撼动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的内容发表了演讲。

金奇以他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历说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伊始就进行了多项市场化改革,例如派遣大批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废除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解放人们的意识形态等等。在此过程中,西方国家十分关...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0日 14:19

【哈佛笔记8】经济学家的“疯狂”想法

在哈佛大学桑德思讲堂 (Sanders Theater)进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演讲中,考虑到学生已经在先前课程中学习了大多数经济学概念和基本分析框架,格里高利·曼昆教授仅对那些他认为对学生们足够重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曼昆教授9月19日的第二次演讲讲述经济思想史。在演讲中,曼昆将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领袖地位与乔治·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做了比较。“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始者,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奠基人。虽然我...

阅读全文>>